首頁
|
台灣文學館
|
網站地圖
|
聯絡我們
台灣文學期刊史資料庫
台灣文學期刊史資料庫
資料庫說明
期刊瀏覽
期刊查詢
系統操作說明
難
首頁
>
期刊瀏覽
>
台灣文化
>
第2期
:::
:::
期別瀏覽
回總覽
1 ~ 10
第1卷第1期
第1卷第2期
第1卷第3期
第2卷第1期
第2卷第2期
第2卷第3期
第2卷第4期
第2卷第5期
第2卷第6期
第2卷第7期
11 ~ 20
第2卷第8期
第2卷第9期
第3卷第1期
第3卷第2期
第3卷第3期
第3卷第4期
第3卷第5期
第3卷第6期
第3卷第7期
第3卷第8期
21 ~ 26
第4卷第1期
第5卷第1期
第5卷第2期
第6卷第1期
第6卷第2期
第6卷第3/4期
返回列表
台灣文化
- 第2期
卷號
第5卷
出版日期
西元1949年10月1日
期號
第2期
印刷日期
總號
發行單位
臺灣文化協進會
發行人
無
出版單位
臺北市
編輯者
備註
序號
篇名
編著譯者
1
臺灣方志中的利瑪竇──Ⅰ前言‧Ⅱ臺灣方志槪觀‧Ⅲ臺灣方志中利瑪竇星野說原文評校──(1)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星野‧(2)乾隆六年劉良璧重修臺灣府志(抄本)卷一星野附考‧(3)乾隆十七年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星野‧(4)乾隆二十九年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卷一輿地志星野‧(5)道光十年李廷璧修彰化縣志例言‧(6)道光十七年柯培元修葛馬蘭志略‧Ⅳ利馬竇臺灣星野說的來源──(1)利馬竇與臺灣‧(2)臺灣星野說不見於利氏著作‧(3)利馬竇星野說的來由‧Ⅴ福建方志史料的參證──(1)以利瑪竇標名的資料‧(2)以湯若望南懷仁標名的資料‧(3)以「西人」或「西法」等標稱的資料‧(3)以西Ⅵ陳夢林與陳元麟‧Ⅶ今本諸羅志關於利瑪竇的闕文‧Ⅷ諸羅志傳入日本與列入禁書的經過‧Ⅸ結論‧(附識)
方豪
2
臺灣初期抗日運動紀實──甲午之役‧馬關條約‧北部臺灣的抗日‧中部臺灣的抗日‧南部臺灣的抗日
陳菊仙
3
從諺語看人的一生──人生的各階段──Ⅰ嬰孩期──(1)嬰孩之身心的發育‧(2)嬰兒的生活與保育‧Ⅱ幼兒期──(1)個性的呈現‧(2)性格的變化‧Ⅲ小兒期──(1)漸有了抵抗力‧(2)頑皮潑剌‧(3)不畏虎‧(4)純眞的心理‧Ⅳ靑年期──(1)成長期‧(2)身體的變化‧(3)靑春少年時‧(4)紅顏薄命‧(5)少年的修養‧(6)後生可畏‧Ⅴ壯年期──(1)少年期的終止‧(2)身體機能‧(3)通曉世故人情,做事穩當‧(4)妻子‧(5)修養‧(6)健[建]功立業‧(7)一般社會對壯年的待遇‧Ⅵ中年期──(1)中年,人生的下坡期‧(2)身體機能‧(3)兒女‧(4)功業‧Ⅶ初老期──(1)漸近於「死」‧(2)兒女‧(3)事業‧Ⅷ老年期──(1)老人的身體變化‧(2)生命與事業‧(3)兒孫‧(4)老人的心理‧(5)老人的經驗知識‧(6)老人是寶‧(7)敬老‧(8)最怕老來窮‧(9) 防老備老‧(10)老人的價值‧Ⅸ七十以後──(1)古稀‧(2)不保朝夕‧(3)不負法律上的責任‧(4)跛與瞎‧(5)百歲人難逢‧Ⅹ一生的展望──(1)光陰易過,靑春不再來‧(2)莫笑他人老‧(3)少壯須努力﹝ⅩⅠ﹞士大夫的一生
陳紹馨
4
in-aring s-●m-ili kai se-kajal ka-ri-rijax na atajal泰耶魯諺語初輯──凡例
b-in-uko ni laosing silan顏晴雲編;陳紹馨附記
5
泰耶魯族的陷機──第一圖捕鳥陷機‧第二圖捕鳥陷機(裝置情形)‧第三圖補獸陷機‧第四圖補獸陷機(裝置情形)‧第五圖栗鼠陷機(裝置情形)‧第六圖捕鼠陷機(裝置情形)‧第七圖捕鼠陷機(表示構造)‧第八圖捕鼠陷機(靜止狀態)‧第九裝[圖]捕鼠陷機(裝置狀態)
陳奇祿,張才,宋文薰
6
QUARTERLY REVIEW OF TAIWAN CULTURE☆
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AIWAN CULTURE,TAIWAN,CHINA.
7
☆意指本篇為英文。
共
1
頁,第
1/1
頁
最前頁
上一頁
1
下一頁
最末頁